绿谷闲话丨当文章完成,我已身处福中
本文是根据薛总建议,修改的几个月前的一篇旧文。主题是一篇绿谷文章如何写出来,以及为什么要写,也涉及一点工作室运作机制——这个机制相当简单明快。本文中作为主角的那篇文章点击量很低,可以说是比较失败,但写的过程是有意思的。本篇算是我对各位读者的一个告白。
来源:绿谷工作室
作者:绿茵陈
相关阅读
《用大道理解决小问题,想象环境+农业的未来》这篇文章是某个周三下午五点写完的。当时题目是《大道理没有解决小问题,但环境+农业的未来仍有想象力》。写完我就发到绿谷工作室小组群,傅老师觉得原来的题目太长了,他给出了修改建议。
我根据傅老师意见,改完标题又对整篇文章修改一遍,定稿后内心充满喜悦,回顾前后过程,深感不易。
一个月前我就报了这个选题。当时我想得非常简单,就是围绕比较知名的六七家环农公司,最多加上在农业领域有实践的两三个公司。但在两周前真正着手梳理相关思路,却觉得那样写,主题不太成立,意义不大。
我内心是有迷惑的:人人听得明白的那个“大道理”,为什么实际上却不太行?都在讲大道理,到底可以大到什么程度,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?和土壤、民族未来结合?产业当前的真实情形如何?我开始着意收集相关信息,同时跟我认识的专业人士聊。
资料越看越多,保存下来的就有70多篇,加起来有十万字了,采访整理也有一万字。我首先自己得弄明白,而不是以己昏昏使人昭昭,我不能糊弄自己。梳理过程中我感觉,如果光谈土地上种出了什么好吃的蔬菜水果,确实不行,必须得从城乡有机废弃物的解决入手。
知道了要写什么就好办了,我很快列出了一个提纲。这个提纲非常庞大,涉及方方面面,我自己看一眼都要崩溃了,“狗啃刺猬,无从下嘴”。比如技术方面厌氧、好氧问题,有机肥的问题,要深入谈,那就还得做很多功课。
这个主题虽然不热门,很可能没有什么流量,但是有意义,一直拖着等到各方都弄完美了再写,不知猴年马月了。而且那样一篇文章会不会大而无当?我不想要高度的概括性,那样读者读完还是朦朦胧胧,我想要有细度展示,希望对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,我知道得很多很多,而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道听途说一点皮毛。
推翻原来的提纲,重新思考自己的关注点、疑惑点,重新整理资料,我决定就从自己的迷惑入手,道理是什么?问题在哪里?产业里有哪些公司(这也是E20做很多事立足之根本,使命之所在)?资本怎么看待这个领域?有哪些指引性政策?
就这样,连题目都自动到了脑海里,写起来就顺手多了:怎么出、怎么进、怎么起承转合。
企业数据的整理很累人,比码字过程耗时都多。我把我知道的、查资料了解到的公司都整好,有25个。发给对外合作中心同事后,请他再补充。当时他在上海展会上,问我可否周五再返回信息。我说不行,我周三就得写完,之后要修改,周末得发。他就只好当场又加了五个企业给我,我采用了两个,其他三个虽然跟农业沾边,但跟“环境+农业”主题不挨着,放进来有点奇怪,我就在正文里提及了一下。
就这样,即使周五预览、审看,我们也都没有想到,数据里漏掉了知名的老牌环境公司洁绿。事实上,我写的几篇文章,只要涉及到数据整理,总会有遗漏,也总会有热心朋友指出来。
写作是一个选择过程,而选择始于最初。我在整理资料、做笔记的时候,毫无偏见地囊括进了很多东西,数量远多于后续使用之需,不过,尽管如此,我做笔记时仍然在做选择。
随后,到了写作阶段,选择面更窄,哪些信息用,哪些不用,取舍也很艰难。那完全是一种主观情形。令我感兴趣的,我写进去;勾不起我兴趣的,就排除在外。这种方式可能显得粗暴,但它确实是我使用的方式。为的是拿捏出一个分寸感,一个恰到好处。堆积信息不难,难在这个恰到好处。
实际上一万字的采访内容,我最终只采用了几百字。阅读的十万多字内容,更是一晃而过的背景。但没有这些素材打底,我脑袋里还是空空如也,只有几个大问号,文章还是出不来。
引用的数据我这次没有在文后列参考资料,都在正文里直接说明了。这些信息、数据的引用我都查证了多个出处,并追溯到源头,一些只有孤证的资料虽然能证明我的某些想法,也舍弃了。
绿谷的稿子里我会尽量减少“我”的存在,希望尽可能表述一些事实,而不是我的观点或臆想。每当“我感到……”“我想……”“我觉得……”这样的句式出现在屏幕上,我都要想想这是否必要。但有时确实很难控制“我”跳出来要说话。这一篇里确实也有“我觉得”,是真的有一个“觉得”,想和读者分享。毕竟不是一篇论文,我就这样放过了自己。
想做的选题终于在几经折磨后完成了。现在说起来轻松,期间有几次我都想放弃。反正这个选题我自己提的,我要不做,也不会有人说什么——本来绿谷就给了我一种“有得选”的感觉,虽然“有得选”的范围有限,我已知足。但我如果放弃了,就是放弃了自己所秉持的东西,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?
传播中心同事在公众号里排完发给我看时,我就有一丝不详的预感(这完全不是马后炮,应该说写完后我就知道,只不过在看到公众号里的呈现时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觉):这篇文章点击量不会太高,最多两三千。我眼前闪过的是写女企业家那篇《进击的环境商界女性》。我相信这篇文章也将是同样的命运,5000点击量都不会到。
但这又如何?我已使出了我的力气,怀着我的谦卑和热忱,尽我所能完成了我的表达。
和以往每篇文章动笔时一样,我想的不是“我要写一篇好文章”,而是“我要把一件事情搞清楚,并记下来”。我做到了,所以点击量不高,也没什么好失望的。
文章发出后的点击和评价这不归我想,我所能控制的只有写作过程,写出我目力所及、水平所到的文章。这个想法我以前就有,只是在今年,绿谷工作室运转以后,日复一日明晰起来。
文章发出以后,果然和我预料的一模一样,没有太高点击量。轻微的失落后,就是坦然接受。
薛总说:“即便点击量不高,对三力也有贡献。”后来看到傅老师也在朋友圈转了,这是点击量之外我看重的另一个指标——他基本不怎么转文章,如果他转了,说明他确实认可。
我当然也重视点击量和各方的评价,但多年的工作经历告诉我,要持久地做一件事,就不要用来自外部的奖赏哄骗自己去工作,而是需要从自身出发,长远考虑,建立内在的正面反馈循环,否则所做的事情都只能是脆弱的短期行为。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,驱动力才能是可持续的正面循环。幸运的是,我在做这样的工作。
当文章完成,我已身处福中,而各方反馈,只是锦上添花。
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写作是思维的外化,就是将我们的头脑中思维过程转化为别人可以理解的外部形式。写了这么多篇以后,我的一个收获就是,觉得自己头脑中一些固有想法经不起推敲,更别提呈现给别人了。
所以,我把写作当作一个思维训练游戏,有独立思维能力,才能有所选择。这挺好,因为这是个无限游戏,而不是在一个有限时段内决出胜负输赢的有限游戏。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,找到自己的无限游戏非常重要。我觉得环境公司,无论是涉足能源还是农业,都是在和边界玩,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无限游戏。
对我来说,更好的是,我可以和那些优秀的人交流,我的受访者们那么坦诚,这让我感到荣幸、某些时候还感到治愈。
比如一位受访者说他们在建设污水处理厂时,“这不是活儿,这是一个作品。”他说了我想说的话:我写的每一篇文章,我也希望那是个作品,不是一个用来应付一万+的差事。
另一位受访者说:如果我不内向,我也许会快乐些……即便在他最喜欢的运动中,他也在想他的工作、他的心事,没有真正能放松的时候。听到他这么说,我很欣慰。我以为只有我这样,躺在床上、坐在车上也在想某一篇文章该怎么写。就连他说他要建的一个社会组织不要超过50人时,我也是这般喜悦:怎么跟我想的一模一样,我也觉得搞一大群泛泛之交没啥意思。
当然我还是足够专业的,哈哈,无论当时内心多么暗潮涌动,表面上还是波澜不惊、洗耳恭听,恪守了一个倾听者、记录者的本分。
有了绿谷,现在我有了某种程度上的自由,我要做的就是:老老实实把自己想写的东西交代清楚,踏踏实实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琢磨个底儿掉,切切实实尊重读者的习惯和判断。
这件事的可贵不在于经过漫长黢黑的隧道后,终有一天会拿它换到光明和财富,它本身就是光明财富。做这件事已让我身处福中,获得足够的勇气和报偿。
十八年前的那个四月,第一次踏入中国水网的办公室时,年轻的我不知道自己会有幸看到一个行业的兴起。
任何一个行业崛起,任何一群人聚集,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,自己的故事。我唯有怀着这份小小的谦卑,随着平台的脚步,继续努力。在潮水铺天盖地到来之前,还有一点喘息时间,我偷空在这个路口停下来张望,试图理解这一切,试图写下来。
除了对正在发生的事的见证与记录,我们也写了一些已经发生的事,时间跨度比较大,不光写成就,也写波折。那看起来是关于一个已经完成的、确定的过去,但事实上要探讨的是:什么是更好的未来。
我曾经,在写一篇稿子时,搜索到两位同事(谢晓慧、武红霞)十五年前写的文章(当时我们还只是中国水网),那是仅有的关于那些人和事的记录和描述,而今成为产业回顾与记录的宝贵资料。看见那文章,令我心一抖滚下热泪。
每一代人都有责任把他们的经历写下来,这是我们能给晚生、后人留下的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,这也是一个和环境产业共呼吸的平台,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做的事中,很重要的一部分。
写这篇是对各位绿谷读者的一个告白,对自己的一个提醒。若有真气浮动,愿长养不懈。
绿谷工作室作品
【国产工匠】陈良刚:超滤膜是一生的事业 一生最感恩两个人
再见,金源经开污水处理厂!再见,BOT时代?
从高碑店看污水处理厂进化之路
一位宜兴“环二代”的心声:一直在努力,不想被误解另一个角度看环保企业:装修设计中的美与关怀
往事并不如烟:刘晓光和张虹海、首创和北控的擦肩与握手“污水厂”改名“”净水厂”!?你身边的污水厂改名了吗?进击的环境商界女性
从“春都火腿”到“黄河环境”:城发环境的破局之路
风流云散青山在——细数环境产业的黄埔军校们环二代正在走上历史舞台,他们与一代有什么不同?环二代:接班,还是不接班,这是个问题
近期热文
6大涉环保工程入选!最新一批鲁班奖名单公示
213家环保企业或将获国务院重点支持
中国中铁、中交集团两大央企增资!安徽生态环境产业集团将落地!
大动作、细规划,818海南固废市场未来五年的产业机会有哪些?
关于启迪环境专项调查组第一期调查结果的公告
十月热文,欢迎点击阅读
沉痛悼念水业鼻祖许保玖先生!(8745)
沉痛悼念水业泰斗——清华大学王占生教授(7896)
10年前借款经营,如今资产超千亿,未来10年计划营收2000亿,山东水发集团这么牛?(7578)
一个环保创业者的自白(7365)
王洪臣: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应找准碳减排着力点(7107)
曾因王小郢项目一战成名 柏中环境未来或迎新机(6674)
全球碳中和博弈:中国的地位、挑战和策略(6576)
十四年变迁,一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正在消逝(6476)
傅涛:技术不固化成产品,就没有产业未来(5835)
近9亿!胶州废弃物综合处置产业园项目花落光大环境(5524)
“心不诚”的招标公告,废标背后是64亿厂网一体化项目的隐痛(5274)
戴晓虎:从五大技术路线角度看污泥领域如何减污降碳(5261)
何品晶: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与思考(5138)
低成本、高减量的污泥干化新思路:无热脱水干化(4755)
北京第十水厂20年(4473)
张辰:再谈城镇污水系统碳排放研究(3949)
备注:括号内为总阅读次数,统计时间截至11月1日9:37
“E20水网固废网”公号版权声明:凡注明来源“中国水网、中国固废网”的所有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表、音频视频,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,如若转载,请联系授权。违者视为侵权,本公号将保留对侵权者追究版权责任的权利。申请授权可联系刘女士微信:LZZDSha。
编辑 | 刘蓁
统筹 | 李晓佳